範文程則起草了給明朝軍民的佈告:“義師為爾複君父仇,非殺爾百姓,今所誅者惟闖賊。吏來歸,複其位;民來歸,複其業。師行以律,必不汝害。”
這道命令和安民佈告,宣告了滿清定位的徹底改變,自此,能征慣戰而冷酷殘暴的八旗軍,開始以解放者、或者自封解放者的面目出現,這種“不戰而屈人之兵”的政戰武器,與八旗軍的馬刀一樣,成為其進軍全中國的利器。
有了“主義”的軍隊,其戰鬥力果然更為強悍。八旗軍佔領北京之前,僅在石河與李自成的“大順軍”打了一場硬仗,隨後便兵不血刃地佔領了北京。根據朝鮮使臣的記載,在清軍的入城式上,“都民燃香拱手,至有呼萬歲者”。
攻克北京後,範文程建議多爾袞,為崇禎皇帝隆重發喪,“安撫孑遺,舉用廢官,蒐求隱逸,甄考文獻,更定律令,廣開言路,徵求冊籍”。他們還發現,明朝最新的賦稅賬簿,已被李自成毀去,只剩下萬歷年的老賬簿,如果按照老賬簿徵稅,稅收要少很多。有人建議立即要求已經控制下的各省補交新冊,範文程阻攔說:“即此為額,猶慮病民,其可更求乎?”多爾袞採納了他的建議,就用萬歷年的賬簿徵收賦稅。
在清軍南征過程中,江南之戰極為慘烈,清軍採取了大屠殺的威懾手段,如著名的“揚州十日”與“嘉定三屠”等。而在血雨腥風中,有一條紀律被死死地遵守了,那就是保護好南京城外的明孝陵。明孝陵是明代開國
修護精華液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,多爾袞需要它作為政戰武器,以便在戰爭和屠殺之後收拾殘局、重聚人心。日後,康熙皇帝幾下江南,都到這裏祭奠明太祖,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,目的就是宣示,其江山並非奪自明朝,而是奪自“戕厥君後”的李自成,滿清則是“為君父報仇”的義師。
在嚴令保護明孝陵的同時,清廷還下令,今後祭祀歷代帝王時,追加遼太祖、金太祖、金世宗、元太祖,這是一種強烈的信號:“中國”道統的創造者和維護者中,不僅僅有漢族的君主,還有其他民族的君主。自此,以遼-金-元為正統譜系,成為乾隆之前滿清王朝的主流。而到了乾隆年間,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,乾隆繼承了元明之際楊維楨在《宋遼金正統辨》中的觀點,以元承宋統而排斥遼、金,以“大一統”為標準,將滿清的正統接續宋、元、明而非遼、金、元,與傳統的中華正統相銜接。但同時,他不僅繼
HKUE 傳銷續祭祀遼金諸帝,還增祀兩晉、元魏、前後五代諸位非正統君王,以體現“治統”的多元性。自此,“道統”的一脈相承(宋、元、明、清),與“治統”的多元,成為清朝貫穿始終的國策。